-
“最大恒星级黑洞”引争议 发现者这样回应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09
前不久,中国科学家发现“最大恒星级黑洞”的新闻,估计你还有印象吧?这个“黑洞”最近引起了一些学术争议。 先来回顾一下这个大新闻。 2019年11月28日,《自然》期刊发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该研究团队依托[详细]
-
2020年春运 AI让回家路更舒适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57
副标题#e# 距离年关越来越近,2020年春运正在紧张有序进行。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1月19日,春运进入第九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3%,预计开行旅客列车10586列,加开临客1210列。 这么大客流量[详细]
-
日观测到来自小行星的流星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77
日本国立天文台发现,2017年于日本关西地区目击到的明亮火球(明亮流星)起源于小行星。此次发现的小行星释放流星机制,是研究保护地球免于天体撞击的重要成果。 围绕太阳的尘埃粒子撞击地球,会在大气中发出光亮。流星体尘埃直径一般为毫米级,而数厘米大[详细]
-
工信部定调!5G工作四方面展开 6G工作要同时启动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29
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记者 梁爽)20日,国新办就2019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信部定调5G工作将在四方面展开,同时,6G也要尽早布局,进行研究。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介绍,2019年中国正式启动5G商用,各方面的工作都在有序推进[详细]
-
冰冷的月坑中,或许有可利用的水冰资源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35
月球,一直有着许多谜团有待解开。 近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秋季会议上,行星科学家对于月球两极永久阴影区内陨石坑中的化学物质提出了新的见解,以及利用这些化学物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研究人员称,该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详细]
-
科普:冠状病毒知多少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08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彭茜)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感染人类的冠[详细]
-
大件垃圾“变废为宝”大有可为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68
家里淘汰的旧沙发、旧家具等大件垃圾,该如何处置?据报道,北京市每个小区或社区今后将至少配备一处可分类投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及可回收垃圾的暂存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居民小区的大件垃圾与日俱增,成为垃圾收运的老大难问题。比如,居民在装[详细]
-
工信部:全国5G基站已建成超13万个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79
工信部负责人昨天在国新办举行的2019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超过1377万部。此外,我国5G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力度加大。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建成5G基站超13万个。 据介绍,目前我国5G商用产品逐渐丰富,截至2019年底[详细]
-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运抵文昌发射场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27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截至2020年1月20日,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经过大约一周的海陆运输,已先后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将分别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及首飞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详细]
-
美研究称大豆油会影响小鼠神经系统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54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海英)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一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内分泌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我们日常的主要食用油之一——大豆油不仅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而且还与神经系统变化有关,会影响自闭症、阿尔茨海默[详细]
-
新基因帮助预测植物适应环境能力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44
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与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联合研究,发现了火炬松适应能力的基因,这将有助于预测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有关专家指出,该研究成果将大幅提高造林计划的效率。相关论文发表在《遗传杂志》(Journal of Heredity)上。 有关专家认为,全[详细]
-
太阳系并非最宜居的家园?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70
天文学家通常在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行星上搜寻地外生命的“蛛丝马迹”。“宜居带”指恒星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在此范围内,行星表面温度适中,水能以液态形式存在于行星表面,生命得以孕育。 但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报道,经过30年恒星调[详细]
-
新研究显示地球有能力养育百亿人口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99
新华社柏林1月21日电(记者张毅荣)世界总人口现正逐渐接近80亿。如何在不破坏地球环境系统的前提下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一项新研究显示,通过改变农业生产、减少食物浪费、调整饮食等方式,地球能够为100亿人提供充足、健康的饮食。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详细]
-
金星轨道内惊现一颗小行星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04
科技日报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20日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科学家在太阳系内发现了首颗完全在金星轨道内运行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可能因为与太阳系内行星碰撞而坠入现有轨道。 科学家利用设在美国帕洛马天[详细]
-
植物能高效吸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铅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79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环境学报告,德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分析研究显示,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铅污染相比,来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铅进入部分植物体内的效率是前者的10倍。 杂化卤化物钙钛矿可以制备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同时具有性能优异、[详细]
-
近五十种非抗肿瘤药物可杀癌细胞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84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癌症》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系统地分析了数千种现有药物,发现近50种非肿瘤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新发现不仅有助于推动将现有药物用于癌症治疗,还有助于加速新癌症药物的研发。 这并不是科学家首次发现[详细]
-
新型仿生声呐系统可显著提高自主导航能力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33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从大自然获得灵感开发出一种新型仿生声呐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汽车的自主导航能力,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声呐传感器以其价格低廉、节能、测距准确等优点,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详细]
-
人类四种“衰老模式”浮出水面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88
有人60多岁时心脏依然强健,但肾脏却已开始衰竭;有人可能拥有30岁人的肾脏,却经常罹患传染[详细]
-
让“直播带货”健康发展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80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共同梳理出2019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消费新场景带来的维权新挑战尤为值得关注。中消协表示,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消费前景广阔,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持续增强。面对挑战,中消协将总结经验[详细]
-
多国加速布局太空经济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4 热度:186
日前,包括美国、日本等多国发布的新预算案,均扩大了太空领域的军事支出。此举一方面是出于军事战略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本国参与太空经济产业的竞争护航。 据日本《读卖新闻》21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日在国会施政报告中确认,日本将于今年正式建立[详细]
-
抖音网红推广忙 成为重要的营销阵地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3 热度:56
抖音在成为超级用户流量池后,顺势化身政务和媒体信息传播新平台也就见怪不怪。 OMG,真是太好看了,买!!! 嘴巴嫩到爆炸,oh my god,买它! 这句如雷贯耳的灵魂引诱,在春节前后,不知道令多少败家娘们把持不住掏空腰包。从淘宝直播转战抖音的李佳琦,[详细]
-
你想知道抖音网红都是怎么做推广的吗?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3 热度:191
最近视频类平台比较火的当属抖音了,这是一个年轻人居多的平台,时尚个性的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但大家无非都是想成为网红,成为众人点击关注的焦点,相信也有不少小伙伴特别想了解一些关于抖音网红推广方面的问题,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问题以供参[详细]
-
废旧家电如何规范回收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3 热度:199
核心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几乎成为生活必需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大批的废旧家电面临“退休”。一扔了之让人心疼,不扔又占用空间,怎么处理替换下来的废旧家电让不少家庭发愁。如何让废[详细]
-
直面量子计算威胁 数字货币在对抗中成长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3 热度:134
“这与‘矛’和‘盾’一样,只要有盾,就一定有矛……”日前,华为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谈及信息安全时如是说。 任正非口中的“矛”和“盾”,分别指的是基于区块链加密技术的数字货币和基于量子计算机的破译密码技术。 那么,到底是“矛”更尖[详细]
-
“互联网盲道”建设任重道远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1-23 热度:102
3月1日起,我国“互联网盲道”首个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将正式实施,“互联网盲道”国标的实行,有望为千万视障人士打开新“视”界。 在“互联网盲道”国标出台之前,虽然有不少互联网公司设计了无障碍产品,但[详细]